1.搜集速度超快(原因:多并發同時處理。通過使用喔喔自研的核心瀏覽器,每個處理只需占用極少資源。)

2.搜集內容精準
(原因:通過GPS、Proxy技術,精準定位目標城市和國家區域)

3.功能無比強大,Email、圖片、檔案、表格、文字內容等所有公開資訊都可蒐集(原因:可通過外置擴展无限增加功能

4.傻瓜式一鍵設定(原因:已經內置多種常用搜集項目,只需按下“全啟動”)

5.專業級線上服務(不管任何問題,可以隨時聯絡工程師。比如有未內置的搜集要求,可以要求工程師提供幫助)

【大成報記者于郁金/臺南報導】開學新氣象!國立成功大學首開國內大專院校先例,本學年(109學年)已推出「創新18週(15+3)課程」,除了每學期15週固定的專業課程,另外有3週線上學習和實體密集/工作坊的彈性跨領域課程,解決以往學生跨領域選課時衝堂的困境,也符合教育部18小時1學分的固定授課時數。

成大教務長王育民說,一個學期18週概念在成大早就打破,15+3課程在國內是創舉,解決學生衝堂、提升跨域學習,鼓勵老師創新教學,融入實作課程,包括網路線上學習;以國外大學為例,學期都很短,有9週、有15週,都是一個一個的Program(計畫、方案),一個Program可能只有40個學分,所以更彈性、更容易跨域,有些是密集課程或工作坊,不受一學期18週限制。

王育民表示,15+3課程結合第三學期、彈性學期的概念,成大學生可以在前15週就把學分修完,寒暑假可以從第16週就開始,把寒假拉長;一般短期遊學1期3個月,成大學生可以有充足時間安排暑假出國遊學;特別的是,15+3課程比1學期16週更有彈性。

王育民表示,傳統強調專業學習,學生只要把系上該修課修完,就不會有衝堂的問題;但學生要跨域學習時,衝堂就變成很大的問題;「15+3」週課程,讓學生在前15週把該上的課上完,後3週可以修其他系開在這3週的課,學期末取得學分。

成大不分系助理教授李孟學指出,成大「15+3」週課程架構在一學期18週思維上,但不以週次為課程框架,教師在規劃課程時能盡情揮灑,以彈性多元的課程規劃,讓學生感受「課」製化,感受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學理念。

成大109學年第二學期共有8門15+3跨領域實作課程,包括楊中平老師「西拉雅語文數位復育及線上教育」、邵揮洲老師「科技與生命價值」、馬薇茜老師「傳統戲曲與表演藝術」、洪郁修老師「社群網站研究」、林蕙玟老師「文化遺產創意營銷」、簡聖芬老師「人道建築在地實踐」、李旺龍老師與黃紀茸老師「科學行銷概論」、黃百川老師「多元平等環境之通用設計」等。蒐集軟體
蒐集軟體
蒐集軟體 成大副教務長李旺龍強調,本學期的課程橫跨通識中心、不分系、規劃與設計學院、醫學院、工學院、理學院、文學院、電資學院、社科學院,以議題導向敘事力、統整創新SDGs為目標,希望奠基學生溝通表達力,加深學生跨系所合作,培育未來人才。

文章出自: http://n.yam.com/Article/20210224676517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搜集軟體
    全站熱搜

    g3jaysukotp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